辅警生活、工作、待遇、改革等个人配资平台
如果你喜欢本文,请分享到朋友圈,想要获得更多辅警资讯,请微信、微博关注“辅警故事”,辅警故事讲述你我她的故事。
一个普通人
做着一份不断重复的工作
看似平凡的轨迹
让陈梦雨走着走着就变得不那么寻常
甚至有了点传奇的样子
2025“北京榜样·最美警察”
“优秀辅警标兵” 专题上榜人物
01
正义的抵达
回忆起选择公安警辅工作的原因,陈梦雨坦言:“有点命运使然,也有点英雄崇拜。”
2013年,刚从计算机软件应用专业毕业的他,带着初入社会的热情进入了一家私企,从事网络推广工作。三年的办公室生活让他渐渐意识到,自己似乎并不适合这种按部就班的环境。
“我可能属于那种在办公室坐不住的人。每天对着电脑,推广、优化、数据……时间久了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”
2016年,新婚燕尔的陈梦雨进入人生新阶段。也正是那时,他开始重新思考职业方向。
“既然要稳定下来,不如换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。”恰逢分局招聘辅警,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。
“其实,我多少有点男人的制服情结吧。”他说,“小时候看警匪片,总觉得穿制服的人特别帅,有种说不出的使命感。”
顺利考上刑侦支队文职辅警后,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。“看视频,说起来简单,干起来一点都不容易。一条可疑轨迹可能关联着上百个监控点位,一个模糊身影需要比对无数次细节。监控死角、嫌疑人变装、影像模糊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线索的辨析。”
2017年,技防措施还不像现在这样全面,盗窃案件时有发生,陈梦雨接到的第一个案子就是一起砸车窗盗窃。当时视频侦查队也刚成立不久,嫌疑人又是一个狡猾的“老贼”,光挑监控死角和胡同走,破案难度大大增加。
“我们组当时一共4个人,将近半年的时间,大家坚持追踪,每次都是发现一点线索后人就消失,所有人心里都堵着一把火。”
陈梦雨回忆,一次夜间九点多回家途中,他在路边发现一个形迹可疑的身影。“远远看去,体态特征很像目标嫌疑人”他当即决定尾随观察。约五十米后,嫌疑人拦下出租车离开。陈梦雨迅速记下车牌号上报支队。不料,侦查刚有苗头,嫌疑人就被兄弟单位抢先抓获。
虽未能亲手抓捕,但这半年的追踪积累让他飞速成长,最初的遗憾已化为不负使命的坚定。“我热爱这种与战友为同一个目标并肩奋斗的氛围,更珍视这份职责赋予的使命感和成就感。能这样干一辈子,挺好。”
02
“火眼金睛”不是运气
视频侦查,是一片寂静孤独的战场,磨砺的不仅是细心更是耐心。短短几秒甚至一闪即逝的画面,或许正是解开谜团的关键切口,需要无数次的暂停、回放、截图……
2024年初,辖区某地接连发生电动车电瓶被盗案件,陈梦雨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之前的发案视频,反复研究嫌疑人的穿着打扮、走路姿势,甚至一个转身的动作,都被他牢牢记在脑子里。
1月24日这天,陈梦雨正陪着怀孕的爱人在医院做产检。路过急诊大厅时,看到长椅上坐着一个身影,他的心里“咯噔”一下。
“这不就是监控里的嫌疑人吗?”虽然对方换了身衣服,但那个标志性的走路姿势和侧脸轮廓,早就在陈梦雨脑子里“挂了号”。
陈梦雨不敢耽误,一边陪着爱人,一边悄悄发消息寻求支援。等妻子做完B超出来,嫌疑人已经被赶来的民警逮了个正着。
事后同事们直竖大拇指:\"老陈你这'火眼金睛'真绝了,陪媳妇产检都能'捡'个嫌疑人!\"
乍一看,可能会觉得陈梦雨很幸运,但细想之下,这份“幸运”背后藏着无数个不为人知的日夜坚持。
一起来看组数据:2024一年中,陈梦雨协助参与勘查刑事案件现场200余起,分析视频超过500G,成功筛查出32名嫌疑人,协助抓获20余人。
500G有多大?约等于7142小时的歌曲、一个人连续47年的24小时高清生活直播......火眼金睛固然有天赋的加成,可更多的是陈梦雨把工作变成热爱,让热爱沉淀为执着,用执着锚定一生所往的坚持,最纯粹的坚持。
2025年初,为了一起案件侦破,陈梦雨连续工作50小时,过度劳累诱发了神经性耳聋。可是就算躺在了病床上,他的思考仍未停歇:“嫌疑人可能换乘了,得看看其他交通工具的内容。”
为了还原轨迹,他在民警的带领下追踪了横跨五个区、30多个点位的视频。
那些天,常常能听到查房医生像“教育小学生”一样的说:“讲了多少遍得休息得休息,这么大人了怎么这么不听话!”
每每这时,陈梦雨就憨憨一笑,“不把案子捋顺了,我睡不踏实。”
陈梦雨从来不靠运气,更多的是日积月累的功夫和死磕到底的努力!
03
穿上这身制服就得扛事 儿
若说日常破案是基本功的较量,那急难险重任务就是真刀真枪的考验。在这些紧要关头,陈梦雨从没含糊过。他常说:“在我心中,辅警也是警,穿上这身制服就得扛事儿!”
2021年“五一”小长假,马家堡西里一夜之间连发三起盗窃案,涉案金额不小。本该陪家人出游的陈梦雨,一个电话就赶回了单位。
在24寸的屏幕前坐了一个通宵,把视频一帧帧拆解,他硬是从茫茫车流中揪出嫌疑人乘坐的出租车。
“嫌疑车辆往外省方向逃窜。”他揉着发红的眼睛。请示领导后,也没休息,跟随民警12天辗转6个市县,最后在张家口一个老旧小区里将嫌疑人按倒在地。
那一刻,所有辛苦都变成了脸上压不住的笑容。
今年2月,支队接报了一起盗窃案件。作为视频侦查骨干,陈梦雨根据现场勘查结果,立即对案发小区所有出口视频展开地毯式筛查。
一个戴头盔骑摩托车的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。“就是他了!”陈梦雨立即循线追踪。然而追至丰台与外区交界处时人车消失不见,案件陷入僵局。
“正着走不通,咱们就倒着查!”陈梦雨调整方向,倒查嫌疑人作案前的活动轨迹。同办案民警重新回到案发现场,挨家挨户走访调查。又是一天一夜连续奋战,最终将嫌疑人成功抓获。
从模糊的监控画面中抽丝剥茧,在浩如烟海的视频数据里寻踪觅迹,陈梦雨以民警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用专注与坚韧编织出一张无形的天网。
“每一个像素都可能藏着破案的密码,每帧画面都在讲述真相的故事。”正是这份对细节的极致追求,让他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一次次用鼠标和键盘演绎出当代“科技强警”的生动实践。
04
被打破的舒适圈“躺平”
在刑侦支队一提起陈梦雨:“视频鹰眼”“数据大脑”“拼图大师”“活地图”......同事无不竖起大拇指!
除此之外,陈梦雨还是个不甘“寂寞”的开拓者。八年来,他总结提炼的多个工作法,堪称视频侦查“教科书”式范例。
今年1月17日,马家堡派出所接辖区居民报警,75岁的老人白天离家外出后未归,陈梦雨通过自己的方法,没多久就找到了老人的线索轨迹,不到24小时就找到走失群众。
还有一次,他带着辅警从监控盲区里“抠”出嫌疑人轨迹,在蹲守时还不忘教给新人视频侦查的窍门。
他说:“视频侦查不是死盯屏幕,而是用逻辑拼拼图。”后来,他带过的5名辅警都成了所里的业务骨干,破获案件10余起。
把经验写成“实战手册”的背后,是八年如一日的极致追求,也是不躺平于舒适圈的奋进态度。为分析一段3秒的模糊视频,他曾反复观看200多遍;为追踪一个嫌疑人轨迹,他创下72小时不眠不休的记录;为完善侦查方法,他自学犯罪心理学、图像处理等多门课程。这种“笨小孩”一般对业务的执着,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。
从网络推广员到视频侦查辅警,从“警服梦”的热血小白到捕捉关键线索的视频“鹰眼”,他用计算机专业的严谨,在刑侦领域刻下了文职辅警的独特印记。
05
站在光的背面发光
“我们站在光的背面发光,虽然颜色不同,但同样是正义的光。”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这条“幕后战线”,他指着墙上的警徽说,“穿上这身衣服,在哪儿都是守护平安的岗哨。”
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逆向而行,也总有一些人默默无闻。他们看似平凡却也不凡,他们用鼠标代替手枪,用数据代替弹道,在数字洪流中筑起平安防线。
常听人说:坚持是情怀和担当的融合,奉献是执着与热爱的升华。
在无数个不眠的夜晚,因为一份执着,他在监控屏幕前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破案曙光;因为一份热爱,支撑着他在数据迷宫中寻找通往真相的路径。这,就是陈梦雨的担当与情怀。
当一个凡人走了一条平凡的路,却能书写出独属于他的热爱与传奇。这不是爽文剧本里的情节,而是一个叫陈梦雨的普通人,正在走的路......
来源:美丽丰警
亲爱的辅警战友们:
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,现在必须加【星标】,多点【再看】,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。
如果不想错过“辅警故事”的文章,记得添加【星标】哦,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。
世间千变万化,加了【星标】,我们才不会擦肩而过……
辅警故事受邀开通精选留言回复功能,欢迎战友们多多体验。
对于精选内容:不是小编不精选有的战友的内容。而是,有些内容即使精选了也不会被展示出来。希望战友们留言的时候把握一个度,开心交流。
免责声明: 本文转自网络,转载此文章仅为个人收藏,分享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同基层,共战友!
辅警故事,讲述你我!
扩散给身边的战友,让更多战友都在看!
趣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